冰面上待著的野鴨。圖 鐘震宇
“這里有一大片野鴨被凍在河冰面上無法行動”“它們會不會被凍死”……進入冬天,熱心市民在河邊發(fā)現(xiàn)這些情況后很擔心,就立即打電話報警求助。當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經(jīng)觀察發(fā)現(xiàn)野鴨并沒有被凍住或凍死,還不時嬉戲打鬧。野鴨為什么總待在冰面上?它們長時間光腳丫站在冰上不冷嗎?
冰面成為躲避天敵的最佳場所
北方的冬天,天寒地凍,水面結(jié)冰,依賴水生存的水鳥一般都會在水面結(jié)冰時飛往溫暖的南方過冬,但是也有不少野鴨等水鳥“偷懶”留在北方,它們經(jīng)常在寬闊的水面或者冰面上待著。所以在冬天,北京的公園、水庫或者河面的冰上,我們總能看到臥著的野鴨群。
野鴨一般都屬于雁形目鴨科,羽毛致密,喙扁平,前趾間多具全蹼,屬于游禽類,適應(yīng)各種各樣的水域作為棲息地。天鵝、雁和多種多樣的鴨類都是鴨科的成員,在自然界中,它們屬于食物鏈中的被捕食者,需要時刻提防被捕殺。
冬天氣溫低,動物都知道草叢、樹林和洞穴里溫暖,是擋風遮雪保溫的好地方,而這些地方早就被捕食者占據(jù)。作為被捕食者,野鴨不得不選擇更為安全的冰面。冬天只要水面一結(jié)冰,哪怕只是小小的一塊浮冰,野鴨們也會擠在上面過夜,白天也基本都在冰面和冰水中活動,一般只在凌晨和傍晚到農(nóng)田覓食,極少能看見它們長時間在岸上。
從躲避捕食者的情況來看,冰面上確實有很多優(yōu)點。比如,可以遠離陸地貓、黃鼠狼等天敵,這些天敵的腳爪是軟軟的肉墊,耐受不了冰和冰水的冷,一般不會冒險進入其中;野鴨一般停留在湖面或者河面的中央位置,視野開闊、能夠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天敵,從而有足夠的時間飛向天空或跳入水中。
皮膚外層包裹“硬殼”,隔熱防水不凍腳
野鴨之所以光腳丫不怕冷,跟它特殊的解剖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
野鴨腳(無羽毛裸露部分)包括跗跖(腳掌)、趾和趾間蹼,主要由骨骼、筋腱和皮膚組成。肌肉延伸到這里變成了筋腱連接各關(guān)節(jié),筋腱主要由堅硬的致密結(jié)締組織構(gòu)成。皮膚光滑沒有羽毛。野鴨腳由于缺少肌肉和毛囊,新陳代謝速度慢,不需要更多的血管和血液,從而大大地減少了血液流過造成熱量損失。
野鴨腳掌、趾和蹼的皮膚最外層包裹著厚厚的硬黃皮,這是皮膚最外層的角質(zhì)層,主要由十幾層扁平、沒有細胞核和細胞器的死亡細胞組成。角質(zhì)層非常致密,具有很強的隔熱、防水以及絕緣功能。這層量身定制的“硬殼”,可以保護野鴨光腳丫不受外界寒冷的影響。
而黃皮表面形成鱗狀突起和粗糙面,增加了皮膚與冰之間的間隙,減少了接觸面積,進一步增強了隔熱性能。這其實也是鴨掌不怕冰凍的重要原因。
特殊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降低熱量損失
野鴨真正不怕凍腳的原因在于它們擁有一套特殊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叫作“逆流熱交換系統(tǒng)”,即向足部供血的動脈血管與返回的靜脈血管相互纏繞,通過緊密接觸,溫暖的動脈血能夠?qū)崃恐苯觽鲗Ыo較冷的靜脈血,有效地降低了流入足部血液的溫度。因此,它足部的溫度也很低,僅在冰點以上的1℃—3℃,減小了與冰面的溫差,這樣既可以降低熱量的損失又不感覺到凍腳。
長期進化,從頭到腳適應(yīng)環(huán)境
除了身體結(jié)構(gòu)進化上的適應(yīng),野鴨還從行為變化來防止腳丫受凍。
身為鳥類的野鴨,全身緊密覆蓋著厚厚的羽毛,羽毛之間保留了空氣,阻止熱氣外流,起到絕緣保暖作用。除了羽毛和其間的空氣,還有皮膚和皮下厚厚的脂肪,來保持身體40℃的完美體溫。
野鴨經(jīng)常單足站立,兩只腳輪換,一只腳支撐身體,減少與冰面的接觸面積,另一只腳縮回腹部厚厚的羽毛里保溫。臥下時身體羽毛遮住雙腳,避免失去更多熱量。
通過長期的進化,野鴨不可思議的雙腳和特殊的生存機制,使得它們能夠適應(yīng)一些嚴酷的環(huán)境。野生動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我們應(yīng)該尊重和保護野生動物,不要隨意去干擾它們的生活。但是,一旦出現(xiàn)傷病、食物不足或者極端情況,威脅到其生命時,我們應(yīng)及時向有關(guān)部門求助,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保護好野生動物。
?(作者系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
歡迎掃碼關(guān)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ōu)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