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yǎng)生重在“藏”,聽專家說說有哪些講究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史 詩
發(fā)布時間:2024-11-14
瀏覽次數(shù):793

AI制圖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立冬一到,冷空氣正式“上崗”,氣溫也就開始嗖嗖往下掉了。

寒冬的“先遣部隊”快馬加鞭趕來,怎樣才能健康過冬?11月6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時令節(jié)氣與健康有關情況。

感染任何病毒,都能吃抗生素嗎

有句老話叫“肺為嬌臟,邪必先傷”。在天氣寒冷、空氣干燥的時候,我們的呼吸系統(tǒng)是最容易受到各種病原菌威脅的。

其中,三類人群需要格外注意,分別是老人、兒童,有結構性肺病的人群,免疫抑制的人群。

中日友好醫(yī)院主任醫(yī)師陳文慧進一步解釋,結構性肺病是指慢阻肺病、支氣管擴張,以及肺間質纖維化等;而免疫抑制的病人,如惡性腫瘤患者,需長期服用一些激素免疫制劑,導致他們的免疫功能非常低下。

“一旦出現(xiàn)感染,切忌盲目用藥?!标愇幕厶貏e強調,冬季人們容易出現(xiàn)的感染,大都來源于病毒。很多藥店都有檢測試劑盒,一旦我們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可以先自行檢測。同時,切忌隨便使用抗生素。當咳嗽伴黃痰增多,發(fā)燒無明顯好轉,血象出現(xiàn)了增高,這時可能需要應用抗生素。

預防“冬季嘔吐病”,應該怎樣做

喜歡在秋冬季“搗亂”的,還有諾如病毒。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彭質斌介紹,諾如病毒是導致急性胃腸炎的常見病原體之一。諾如病毒急性胃腸炎全年均可發(fā)病,又名“冬季嘔吐病”。托幼機構、學校等人群密集場所易引起聚集性疫情。

諾如病毒不僅生命力頑強,傳播方式也是五花八門。比如,它最喜歡藏匿在被污染的食物或飲用水中,一旦你不小心入口,它就乘虛而入;若你不慎接觸了患者的糞便或嘔吐物,也可能讓它“找上門”;患者嘔吐時產生的氣溶膠,被污染的物品或環(huán)境表面也會成為它的“寄生地”,只要你碰觸后沒洗手,就有感染風險。

兒童感染諾如病毒后,臨床表現(xiàn)以嘔吐為主,成年人則以腹瀉為主。彭質斌說,諾如病毒急性胃腸炎多為自限性疾病,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和疫苗可用。但多數(shù)癥狀較輕,無須特殊治療,休息2-3天即可康復,可以適當口服糖鹽水或口服補液鹽補充嘔吐和腹瀉消耗的水分。

面對如此頑固的“敵人”,我們要做的就是全方位防御。

注意手衛(wèi)生。飯前、便后、加工食物前應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含酒精消毒紙巾和免洗消毒劑等不能代替洗手。

注意食品和飲水安全。加工處理食品時應做到生、熟分開;蔬菜瓜果應徹底洗凈,烹飪食物要煮熟,特別是貝類海鮮類食品;不喝生水。

減少接觸。諾如病毒急性胃腸炎患者在有癥狀期間和癥狀消失后2-3天內,盡量避免與他人接觸。

做好消毒工作。發(fā)生嘔吐時,應盡快疏散集中人群,做好通風,家人最好用含氯消毒劑對污染的環(huán)境和物品進行規(guī)范消毒處理。

冬季宜進補,能大快朵頤嗎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主任醫(yī)師唐旭東說,中醫(yī)強調天人相應,即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時令主收藏,是調補機體、養(yǎng)精蓄銳、增強體質的好時期。

民間有“冬令進補,來年打虎”的說法。唐旭東提醒,不能一聽到進補就開啟狼吞虎咽模式,還是應該遵循三大原則:因人而異,因時制宜,適度進補。

首先,因人而異。人與人的體質不同,進補原則也就不同。唐旭東表示,人的虛證分為氣虛、陰虛、血虛、陽虛。氣虛體質的人可能動一動就氣短,懶得說話,沒什么力氣;陽虛的人在此基礎上可能還有怕冷、四肢不溫,大便稀溏等癥狀;陰虛的人容易出現(xiàn)眼干、嘴巴干、大便干,甚至潮熱盜汗;血虛的人則表現(xiàn)為面色無華。

你若覺得自己“全中”也莫慌,因為唐旭東表示,復合在一起的癥狀確實很常見。

他建議,氣虛及陽虛者可以食用羊肉、鹿肉、雞肉等偏溫的食材;氣虛者可以加人參、黃芪、黨參等補氣的藥物,陽虛者可以加生姜、干姜、肉桂等溫陽的藥物;陰虛及血虛者適合選老鱉、老鴨、魚等溫和甘平的食材,陰虛者可以加百合、麥冬、銀耳等,血虛者可以加當歸、熟地、大棗。

冬季進補還要因時制宜。唐旭東推薦了中醫(yī)的傳統(tǒng)藥膳——當歸生姜羊肉湯。其中,當歸補血養(yǎng)血,生姜溫中散寒,羊肉補益脾腎。大家還可以在冬季吃點生蘿卜,有降氣消食、清化導滯等作用?!拔覀円徛剡M補,結合鍛煉、飲食調整改善體質。補益的程度也要適度,過多就會上火,滋膩的滋補藥也會帶來消化不良?!碧菩駯|說。

點擊查看 中國科普資源名錄 資源展示

點擊查看 中國科普資源名錄 資源需求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ōu)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