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梅雨停擺,江南緣何不再多煙雨?
來源:科普中國
發(fā)布時間:2024-05-23
瀏覽次數:946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數千年間,梅雨如煙,造就了江南魚米之鄉(xiāng),深刻影響了水墨詩畫和東方建筑。

僅百余年,人類活動強迫梅雨期降水逐漸偏離傳統(tǒng)特征,導致江南不再多煙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王會軍院士(通訊作者)和尹志聰教授(第一作者)等合作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發(fā)表題為“Traditional Meiyu-Baiu has been suspended by global warming”的研究論文。從歸納傳統(tǒng)梅雨塑造江南經濟和文化的概念模型出發(fā),構建了能夠表征梅雨豐富內涵的指標,進而揭示出人類活動導致傳統(tǒng)梅雨停擺,梅雨幾近丟失其煙雨特征的科學事實。未來增暖情景下,梅雨將進一步遠離其傳統(tǒng)特征,進入“新常態(tài)”。

1 江南曾經多煙雨,塑造了獨特的東方經濟文化

“夏至之雨,名為黃梅雨,沾衣服皆敗黦”出自西晉《陽羨風土記》??梢姡鐭煹?、潮濕的梅雨氣候自古有之。數千年間,東亞梅雨(中國Meiyu和日本Baiu)深刻地塑造了獨特的東方經濟和文化(圖1)。

圖1 傳統(tǒng)梅雨塑造江南經濟和文化的概念模型

雖然梅雨常常與霉變相關聯,但她溫柔的雨水恰到好處地滋潤了拔節(jié)和孕穗期的水稻。同時,梅雨也有利于有機質和微生物增加,為魚蝦提供了充足餌料?!棒~米之鄉(xiāng)”由此而形成。如煙似霧的梅雨造就了江南人柔情哀婉、多愁善感的性格。歷代江南文人既歡喜于“黃梅時節(jié)雨霏微”,又在“漠漠輕陰撥不開”中寄托愁思。

繪制于蘇州太湖的《西山雨觀圖》和溫婉動聽的吳儂軟語,從視聽維度向我們展現了古人感受到的煙雨(圖2)。就連徽派建筑的白墻黛瓦馬頭墻的審美和功能都受到了梅雨的極大影響。

圖2 中國古代以梅雨為文化意象或主題的詩詞(上)以及明代畫家沈周繪制于蘇州太湖的《西山雨觀圖》(下)

2 梅雨不“霉”,東亞梅雨逐漸偏離了傳統(tǒng)煙雨特征

近些年梅雨期,長江流域和日本都罕見煙雨。由于缺乏定量描述煙雨的方法,氣候變化背景下梅雨特征是否已經顯著轉變尚不明朗。雖然已有不少研究針對極端梅雨事件開展了檢測和歸因,但煙雨并不是極端的事件,所以已有研究結論也很難被泛化到理解傳統(tǒng)梅雨的變化。

王會軍院士團隊首次構建了三維的煙雨偏離度指數(deviation degree of misty rain,D2MR),發(fā)現1961–2023年中國Meiyu和日本Baiu區(qū)域平均的D2MR都表現為顯著的上升趨勢。這表明東亞梅雨已經逐步丟失了傳統(tǒng)煙雨特征,梅雨不“霉”。

3 歸因于人類活動,未來將持續(xù)遠離

Meiyu區(qū)D2MR變化趨勢的82.5%(75.2–87.2%)和Baiu區(qū)D2MR變化趨勢的81.1%(42.6–96.1%)可以歸因于人類活動。人類活動中溫室氣體強迫是影響D2MR變化的主要因素,而氣溶膠的影響相對來說不顯著。根據最新的預估結果,未來增暖情景下東亞梅雨將進一步遠離其傳統(tǒng)特征,進入“新常態(tài)”。

來自氣候系統(tǒng)預測基礎科學中心(CCSP)的作者團隊進一步指出:(1)相較于古代,當前人類活動的動能極大增強了?!皞鹘y(tǒng)梅雨停擺”是否足以推動和將如何推動東亞人類社會文明產生改變?值得繼續(xù)探討。(2)東亞生態(tài)系統(tǒng)、能源體系和交通網絡等可能因為無法及時適應梅雨向其極端狀態(tài)的快速轉變而遭受巨大損失,這需要更多學科和政府部門的融合攻關和應對。

了解詳情,請閱讀原文

Yin, Z. C., Song, X. L., Zhou, B. T., Jiang, W. H., Chen, H. P., Wang, H. J., 2024. Traditional Meiyu-Baiu has been suspended by global warming,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wae166, https://doi.org/10.1093/nsr/nwae166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ōu)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