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味”的植物

植物中也有偏愛重口味的,你信么?

?

通常土壤中含有0.05%的氯化鈉時,許多植物就不能生長,但有一類植物口味就很“重”,它們偏愛“帶咸味”的土壤,甚至在含鹽量高達3~4%的土壤中都能正常生長并完成整個生命周期——它們就是“鹽生植物”。

?

常見的鹽生植物及其生活環(huán)境

?

鹽生植物靠什么在鹽堿地上安家落戶

?

植物學家根據(jù)植物對鹽的生理適應將鹽生植物分為真鹽生植物、泌鹽鹽生植物和假鹽生植物三個類型。

?

真鹽生植物又稱聚鹽性植物,這類植物最大的特點是具有肉質(zhì)化的莖或葉。它們通過高濃度的細胞液形成大大超過土壤溶液的滲透壓,從高鹽濃度鹽土中獲取水分,并且通過細胞內(nèi)液泡膜上大量的轉運蛋白把胞質(zhì)中多余的鈉離子泵入肉質(zhì)化組織和綠色組織的液泡之中隔離起來,從而使自身體內(nèi)單位體積的鹽分濃度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常見的代表植物有生長重鹽漬土上的鹽地堿蓬、鹽角草、鹽穗木、鹽節(jié)木、豬毛菜等。

?

真鹽生植物的肉質(zhì)化器官(左)并能將鈉離子包裹在液泡中(右)

?

泌鹽鹽生植物分為向外泌鹽植物和向內(nèi)泌鹽植物兩種。向外泌鹽植物利用鹽腺把吸收進體內(nèi)的鹽及時分泌到莖、葉表面;向內(nèi)泌鹽植物的葉表面具有囊泡,將體內(nèi)鹽分分泌到囊泡中暫時貯存。當鹽份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時,聚集鹽分的莖、葉會自行脫落以保正植株的正常生長,因此這類植物只能使土壤鹽分在原地循環(huán),卻不能把鹽從土壤中帶走。常見的代表植物有檉柳、二色補血草、大米草、桐花樹等。

?

泌鹽鹽生生植物植株(左)及器官表面的鹽分結晶(右)

?

假鹽生植物又稱拒鹽植物,通過在根系外表形成硅膜和一些鹽的離子通道對鹽進行排斥,以保持自身不受土壤中鹽分侵害。常見代表植物有蘆葦、百脈根、車軸草、羅布麻、風毛菊等。

?

鹽生植物中“吃鹽”的佼佼者

?

被稱作“抗鹽勇士”的鹽生植物雖然能在鹽堿地上各顯神通地存活下來,但是真正能“吃掉”鹽堿地中的鹽分,讓鹽堿地變廢為寶的只有真鹽生植物,而它們中的佼佼者非鹽地堿蓬和鹽角草莫屬。

?

常見假鹽生植物

?

鹽地堿蓬(學名:Suaeda salsa(Linn.) Pall),又名堿蒿、黃須菜,為藜科堿蓬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干直立,側枝發(fā)達,肉質(zhì)化葉片呈半圓柱狀,入秋后全株變紫紅色。鹽地堿蓬在我國分布極為廣泛,常見于濱海洼地、渠岸或田邊鹽漬化土壤中,具有抗鹽堿和耐海水的特點,是常見的鈉土指示植物,也是優(yōu)良的鹽堿地改良植物。

?

鹽角草(學名:Salicornia europaeaL.)為藜科鹽角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莖直立,多分枝,肉質(zhì),有節(jié),成熟前呈深綠色,成熟時呈紫紅色,葉片退化成鱗片狀,廣泛分布于我國西北鹽堿地、鹽湖旁和東部海邊,是世界上最抗鹽的高等植物之一。

?

鹽地堿蓬的不同季相表現(xiàn) 夏季(左)秋季(右)

?

“吃鹽”植物的妙用

?

根據(jù)中科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田長彥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以鹽地堿蓬、鹽角草為代表的“吃鹽”植物,每畝能生產(chǎn)1.8噸的干物質(zhì),并且能帶走400多公斤鹽。將它們種植下去以后的第一年,土壤鹽分就降低了40%,第二年降低了60%以上,第三年降低了85%到90%,已達到可種植農(nóng)作物的標準,這意味著我國約15億畝的鹽堿地有了改良的希望。利用鹽生植物“吃鹽”的特性降低土壤鹽分,不但在成本和資源耗費量遠低于傳統(tǒng)的工程改良措施,而且還能為畜牧養(yǎng)殖提供大量飼草,可謂一舉多得。

?

鹽生植物改良鹽堿地實驗過程

?

除了能降低土壤鹽分,有的鹽生植物可以食用,如冰菜、野榆錢菠菜、堿蓬已經(jīng)成為高檔蔬菜走上人們的餐桌;有的可以作藥材,如黑果枸杞、羅布麻等變身日常保健茶飲被隨身攜帶;有的可以用于綠化美化環(huán)境,如盤錦遼河入??趬衙赖募t色海岸帶;還有的可用于制生物炭,改良酸化土壤……

?

世界上只有1%左右的陸生被子植物屬于鹽生植物,約 3000多種,是極為稀缺的植物資源。隨著科研的不斷深入,公眾對鹽生植物的認識不斷提高,鹽地堿蓬、鹽角草、野榆錢菠菜、黃花補血草、冰菜等一批既能“吃鹽”,又具備經(jīng)濟價值、觀賞價值的鹽生植物,正在讓曾經(jīng)干裂、泛著白花的不毛之地,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

鹽生植物的其他用途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ōu)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