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科普:宇宙有無數(shù)恒星照耀,夜空為何還那么黑?
來源:時空通訊
發(fā)布時間:2021-11-22
瀏覽次數(shù):1053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晴朗的夜,我們仰望星空,可以看到繁星滿天。但在這些繁星的間隙,卻是一片黑暗,這些星星就像鑲嵌在黑天鵝絨上的寶石,閃閃發(fā)光。

這已經是見怪不怪的現(xiàn)象了,但人類與別的動物不同的,就是有一個聰明的大腦,這樣就有許多人還在為這種見了幾千年的現(xiàn)象思考:為什么宇宙太空是黑的呢?

奧伯斯佯謬

現(xiàn)代科學觀測和研究,已經對宇宙有了足夠的了解,已經成為常識的是:宇宙很大,可觀測宇宙就有數(shù)萬億乃至十萬億個星系。而我們的銀河系只是這眾多星系中的一個漩渦星系,太陽只是銀河系一顆普通恒星。銀河系直徑有20萬光年,包含2000億~4000億顆恒星。

我們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中等行星,太陽每天都照耀著地球,給我們帶來光明,因此每到白天,天就是亮的??稍谔?,既然每一顆恒星都是太陽,那么即便在銀河系,也有數(shù)千億顆太陽在照耀,為什么太空背景還是一片漆黑呢?

古代人們對宇宙了解不深刻,把那些星星當作是神仙,當然就不會思考這個問題了。但到了有科學的時代,有智慧的人們就開始奇怪了。1610年,天文學家開普勒就提出了這個問題,他被認為是最早以科學方式提出此類問題的人;1823年,德國天文學家奧伯斯又系統(tǒng)提出了這個問題,于是,人們把這個問題稱為“奧伯斯佯謬”。

奧伯斯佯謬(又稱夜黑佯謬或光度佯謬)的核心思想是:若宇宙是穩(wěn)恒態(tài)而且是無限的,晚上就應該是光亮的,而不是黑暗的。這種思想是基于一直統(tǒng)治人類思想的絕對宇宙觀,這種思想認為宇宙生來就是這個樣子的,是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而且光速也是無限的。

自從古希臘出現(xiàn)了科學的萌芽,絕對宇宙觀就成為統(tǒng)治思想,一直到哥白尼發(fā)現(xiàn)日心說,伽利略觀測到宇宙巨大,牛頓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這種觀念也沒有動搖過。根據(jù)這種觀點,宇宙是無限的,無始無終的,那么恒星數(shù)量也就是無限的,且光速無限,一生出就充滿宇宙,這樣恒星源源不斷發(fā)射的光芒一直留在宇宙中,這樣宇宙就應該是光明的。

但實際上宇宙是黑暗的,這就是一個悖論,因此是一個佯謬。

現(xiàn)在,科學已經很好地解釋了這個問題。宇宙黑暗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宇宙并非靜態(tài),而是動態(tài);二是光速是有限而恒定的,因此光的傳播也是需要時間的;三是宇宙太大太空曠了,且沒有物質填充,恒星的光芒要照亮這些空間遠遠不夠。

宇宙在膨脹,而且有始有終

上世紀初科學界風起云涌,對宇宙觀測發(fā)現(xiàn)不斷取得突破。其中最集中典型的代表就是出了個傳奇人物,他發(fā)現(xiàn)并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完全顛覆人類觀念的理論,此人就是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在采用當代科學一系列發(fā)現(xiàn),如借鑒埃德溫·哈勃發(fā)現(xiàn)的宇宙膨脹和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發(fā)現(xiàn)的光速恒定等成果基礎上,論證了時空的相對性,否定了牛頓力學的絕對時空觀。

從此宇宙是有限的,是在不斷膨脹的,而且是有始有終的觀點,漸漸成為科學界和世界的主流認知。人們通過各種科學方法觀測和建模,認為宇宙大約起源于138億年前,經歷過暴漲、減速膨脹和加速膨脹三個階段,而現(xiàn)在是在加速膨脹階段。根據(jù)哈勃常數(shù)監(jiān)測,膨脹的速率遠遠大于光速。

根據(jù)宇宙膨脹速率和哈勃常數(shù),經過科學建模測算,得到可觀測宇宙半徑約465億光年??捎^測宇宙只是人類未來只能了解和觀測的宇宙,這個可觀測宇宙之外還是宇宙,其范圍有多大,現(xiàn)在無法預料。

從時間開始那一刻,也就是宇宙大爆炸開始后,數(shù)億年才開始形成恒星和星系,這些星系都在隨著宇宙膨脹不斷快速地分開并離我們遠去。這樣星系和恒星之間的距離就會越拉越大,在空間的密度就越來越稀疏,光就越來越微弱。

這就是恒星之光無法照亮整個宇宙的第一個原因。奧伯斯佯謬實際上也是對絕對宇宙觀提出了質疑,支持了相對動態(tài)宇宙觀。

光速有限,且傳播需要時間

如果按照光速無限的假設,那星光就將突然之間充滿整個宇宙,因此宇宙是光明的。但從伽利略開始就質疑光速無限論。經過幾百年科學家們不懈努力和無數(shù)次試驗,最終終于得出了準確真空光速為299792458m/s(米/秒)。

而且通過邁克爾遜-莫利實驗,證實了光在不同的慣性參考系和不同的方向上,比如順著地球和逆著地球方向來的光,速度都是一樣的,由此光速是恒定的。

既然光速是有限的,且是恒定的,那么星光發(fā)出來以后到達一個地方就需要時間。

而光的本質是電磁波,人的眼睛只能看到可見光,可見光只是整個電磁波譜中一個很窄的波段,范圍在約780~380nm之間。且光波具有多普勒效應。何謂多普勒效應?就是隨著波源的運動,高速遠離觀測者時波長會被拉長,高速靠近觀測者時波長會被壓縮變短,而光波的多普勒效應就是產生光譜紅移和藍移效應。

宇宙膨脹遠遠大于光速,因此人類觀測到遠方星系的光就會產生紅移效應,越遠越快離去的星光,就越移出了可見光的波長范圍,變得人眼看不見了。因此,我們在宇宙中肉眼看到的光波只是電磁波一小段頻段,而大部分頻段我們是看不到的,這樣恒星的光芒就不可能充斥到整個宇宙了。

恒星距離遠了,亮度就大大降低了

我們知道,人眼看到的光有光源本身發(fā)出的光,如恒星、火光、燈光等;也有物體反射的光,如我們看到除光源以外的一切物體,月亮、人、房子、樹木等,都是依靠反射光,我們才能夠看到。

在太空,每顆恒星相距的距離太遠了,且在廣袤的太空,一片真空,幾乎沒有任何粒子來承載和反射光,因此恒星的光芒根本無法照亮整個空間。

我們地球距離太陽只有1.5億公里,且地球被大氣層包裹,當太陽光來到地球時,受到大氣粒子的反射,因此我們才能夠看到藍天白云,背陰處也有亮光;如果在月球上,由于沒有大氣粒子的反射,太陽照射到的地方就是白辣辣一片耀眼光明,而沒有照射到的地方就是一片漆黑(當然月球石塊等也會反光到陰影處,只是沒有大氣粒子和塵埃,就要暗很多)。

其實,太陽的光也照得并不遠,如果到了冥王星,距離太陽平均不到60億公里,只是0.00063光年,在那里看到的太陽就只有星星大小了。雖然也還算亮,但只比滿月亮291倍,而在地球上,太陽的亮度是滿月的約70萬倍。

在1光年距離看太陽的亮度,視星等就只有-2.71等了(視星等是數(shù)值越小越亮),地球上看金星最亮時可達-4.6等,看木星最亮時可達-2.9等。也就是說在距離1光年的地方看太陽,就還沒有在地球上看金星和木星亮了。如果在遠點,到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4.3光年的南門二處看太陽,太陽視星等就只有0.43等,還沒有我們看南門二A星0.01等亮呢。

恒星很稀疏,且空間沒有粒子反射,就無法亮起來

太空中的恒星有多稀疏呢?我們以銀河系為例來計算一下:銀河系約20萬光年直徑,如果用平均5000光年的厚度來計算體積,4000億顆恒星相互之間平均相隔空間就在約7.32光年。這么稀疏的星空,依靠恒星那點能量是完全無法填滿亮光的。

更重要的是,整個太空處于高度真空狀態(tài),除了一些塵埃和星云集中的地方,絕大多數(shù)空間只有極其微量粒子飄蕩,根本無法吸收和反射亮光。而星系之間的間隔就更巨大了,都是以數(shù)十萬到數(shù)百萬光年計算,因此這個巨大空間就更真空了。

一般認為,宇宙密度平均每立方米只有1個粒子。這個密度是宇宙中所有粒子加起來(包括所有星系和恒星都化為粒子),與空間的比例計算的。因此宇宙的空曠超乎人的現(xiàn)象。

而在宇宙塵埃集中的地方,我們就能夠看到星云的反光,由此望遠鏡拍下了絢麗多彩奇形怪狀的星云,如創(chuàng)生之柱等等(下圖)。其實這些星云的密度也很小,每立方厘米只有幾十到上百個粒子,而在高度真空的月球表面,粒子也達到每立方厘米上萬個呢。

但這些星云在真空度極高的宇宙空間,就很密集了,且范圍巨大,動輒數(shù)光年甚至數(shù)百光年,這些粒子總量是很巨大的,因此星云是孕育和形成新恒星之母。

這就是我們夜間仰望星空,繁星點點,但背景一片漆黑的原因?,F(xiàn)代宇宙學認為,由于宇宙不斷在加速膨脹,未來的星空將越來越稀疏,背景就會越來越黑暗,最終宇宙在熱寂中消亡 。當然這個時間會很漫長,漫長得人類根本無法忍耐,早就不知所蹤了。



歡迎掃碼聯(lián)系科普老師!

深圳科普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ōu)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