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普:衛(wèi)星太陽能發(fā)電系統是什么?太空電站是科幻,還是現實?
來源:科學信仰
發(fā)布時間:2021-09-30
瀏覽次數:1130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衛(wèi)星太陽能發(fā)電系統,簡稱“太空電站”,這滿滿科技感的名字一下子就能把我們引入科幻的世界,但這并不是科幻,而是現實,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早在1968年,衛(wèi)星太陽能發(fā)電系統就已經成功申請了專利,而這個專利的所有人就是航空工程師彼得·格拉瑟。

彼得·格拉瑟是“太空電站”的專利所有人,但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人并不是它,關于太空電站的歷史可以向前追溯到1941年,最初提出這個概念的人是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衛(wèi)星太陽能發(fā)電系統到底是什么呢?其實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在太空中收集太陽能量的系統,說得更加通俗一點,就是在太空中架設太陽能電池板。收集太陽能量在地面上不是就行嗎,為什么要把太陽能板搬到太空上去呢?這是因為在地面上所能收集的太陽能量十分有限。

太陽通過氫核聚變,每時每刻都在向外釋放巨大的能量,以現在人類的能源消耗速度來算,太陽一秒鐘所釋放的能量就可以供全人類使用25萬年。

太陽所釋放的能量如此巨大,所以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才會提出著名的“戴森球”概念,其大意就是在太陽周圍建造一個包裹太陽的能量收集裝置,用以收集太陽的能量,目前人類已經將戴森球視為第二宇宙文明實現的標志。對于還沒有達到第一宇宙文明的人類而言,戴森球的設想顯然過于前衛(wèi)了。戴森球不行,但建造太空電站卻是切實可行的,而之所以要把太陽能板搬到太空中去,是因為在地面上實在收集不了多少能量。太陽每秒鐘向地球輸送的能量如果以瓦來計算的話,約為17億億瓦,而這么多的能量,我們能夠收集到的又有多少呢?

在我國內蒙古自治區(qū)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中部邊境存在著一個總面積為4.3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區(qū)域,我們稱之為“騰格里沙漠”,在這里我國建造了世界上發(fā)電量最大的太陽能公園,在43平方公里的區(qū)域內,整齊排布著一眼望不到邊際的光伏太陽能板,這個太陽能公園為國家提供了1500兆瓦的發(fā)電量。

這個數字很厲害,但與太陽為我們輸送而來的能量相比卻不值一提,這是因為濃密的大氣層將大量的太陽能量都阻擋在了地球之外,所以我們才需要把太陽能電池板搬到太空中去?,F在的人類有這個能力嗎?還真有,現在的工程技術水平已經完全可以滿足建造太空電站的需求,所以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在進行太空電站的可行性研究,甚至已經有國家發(fā)射探測器進行相關的探測研究了。

建造太空電站雖然不難,但將所收集到的太陽能量回傳卻是個問題。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利用微波進行能量回傳,因為微波不會被地球大氣所吸收,因此可以將太空電站放到更高的位置上去,比如放到地球同步軌道。將太空電站放到地球同步軌道的好處是,電站無需圍繞地球繞圈,可以始終處于與地球相對的同一位置上,所以只需要在地面上建造一個對應的微波接收裝置就可以了,但問題是微波會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加是向外發(fā)散,所以地面接收裝置也要十分巨大,直徑可能會達到幾公里、乃至十幾公里。

如果不想建造這么大的地面接收裝置,那就只能利用激光來進行能量回傳了,激光不會發(fā)散,所以只需要一個很小的接收器,但問題是激光會被大氣吸收,為了減少損耗,就只能降低太空電站的高度。

由于降低了太空電站的高度,電站無法位于地球同步軌道上,為了避免掉下來,就只能圍繞地球轉圈,而且轉的速度還得足夠快,所以就必須在與太空電站運行軌道相對的區(qū)域內建造大量的地面接收裝置,這同樣很困難,而且還涉及到復雜的國際合作問題。

當然,太空電站所收集的能量也不是非要傳回來,也可以“現收現用”。用在哪里呢?用在飛機上,現在電動汽車越發(fā)普及,但電動飛機卻進展緩慢,原因就是電池的能量密度低,飛機攜帶電池會大幅增加自身載重,但如果直接在飛機上配備激光能量接收裝置,讓太空電站接收的能量直接傳送到飛機上,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而且是一舉兩得,一方面電動飛機解決了電力問題,另一方面太空電站也解決了能量回傳的問題。所以在未來,太空電站很可能與電動飛機攜手亮相。



歡迎掃碼入群!

深圳科普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ōu)惠的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