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雨后,濕潤的路面、墻面上,常憑空冒出一些幾毫米寬的“銀線”。它們是由“反光材料”劃出來的,曲里拐彎四處蔓延,甚至能有好幾米長。沿著銀線追蹤,多半能看見一只蝸牛,正在銀線盡頭負重前行。
蝸牛和銀線
蝸牛所到之處,都會留下黏液痕跡,這緣自它們特殊的運動方式。抓只蝸牛放進玻璃罐,看它在玻璃壁上爬。在緊貼玻璃的腹足底面,隱約能看見有“波浪”起伏——表現(xiàn)為深淺交錯的橫排條帶,從尾端涌起,傳遍整個“足底”后,直到頭端消失。
透過玻璃可以觀察蝸牛的腹足底面,肌肉伸縮造就的橫排條帶深淺交錯,爬行時如波浪般起伏。
這些橫排條帶其實是肌肉收縮產(chǎn)生的陰影。蝸牛腹足里的肌肉分組橫向排列,收緊“抬腳”,放松“落腳”。肌肉橫條從后向前交替收緊、放松,就會形成波浪效果,蝸牛也隨之向前移動。
腹足肌肉橫條交替收緊、放松,形成波浪效果,蝸牛以此向前爬動。繪圖:鄭秋旸
只要控制好波浪起伏的頻率和幅度,就能實現(xiàn)加速減速。同一排肌肉還能產(chǎn)生速度差,以此調轉方向——右快左慢左轉,反之右轉。
同一肌肉橫條左右會有速度差:右側快、左側慢時,就能產(chǎn)生左轉效果。繪圖:鄭秋旸
作為進軍陸地的螺類,蝸牛非常需要濕潤環(huán)境,于是開發(fā)出各種黏液,以適應干燥的陸地生活。那些雨后銀線,便是黏液干后的痕跡。
蝸牛日常里,有兩種黏液最重要。一種用來體表保濕,由體表細胞分泌,不易蒸發(fā),但黏性較差。另一種由足底的足腺分泌,助力蝸牛爬行——既作保護膜,又當潤滑劑,并且黏性很強。
足底分泌的黏液很厲害,如果足底浸潤著黏液,不但爬行更省力、不易劃傷擦傷,還能讓蝸牛飛檐走壁,在垂直墻面甚至天花板上來去自如。只要蝸牛爬行,足底黏液就持續(xù)分泌,足跡之下就總有些殘留。其實不只蝸牛,水生螺類爬行時也要分泌黏液,只不過黏液在水里很快被稀釋,留不下痕跡。
看起來像拉稀了……
黏液之所以黏,是因為其中有蛋白成分。含量雖不高,但一路走一路“抹”,消耗也相當大。為節(jié)約成本,有的蝸牛會專挑別人走過的路走——利用其他蝸牛的殘余黏液,自己就能節(jié)省點蛋白質了。真是懶出了境界!
蝸牛足跡中,還暗藏著同類才能破解的“密碼”。在蝸牛的觸角上和腹足前端,有特殊的識別器官,不僅能認出銀線的主人,還能分辨來去方向。對那些住所固定的蝸牛來說,這銀線指引著回家的路。到繁殖季節(jié),它又成為蝸牛追逐配偶的線索。而那些捕食性蝸牛,則會沿著這條銀線追蹤獵物。
最絕的是,有時蝸牛身后會留下的線并不是連續(xù)的,而是斷斷續(xù)續(xù)的虛線,這是為啥呢?因為它水喝多了!
如果喝太多水,蝸牛的黏液就會被吐出來的水稀釋,痕跡變得斷斷續(xù)續(xù),看起來像是一邊走一邊吐!
兄dei,我喝多了,先回家了
來源:博物
撰文 | 曉風
攝影 | 唐志遠
微信編輯 | 謝爽
本文原載于《博物》雜志2021年2月刊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